Free U.S. Shipping on Orders $29.00+
Shipping is free for any purchase over$300+
2025全国两会“健康中国人”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。
中科健康产业集团总工程师周亚杰受邀参加“慢病防控从治疗转向‘主动健康’”专场座谈。
在“慢病防控从治疗转向‘主动健康’”专场座谈上,嘉宾们纷纷建言献策。他们认为,促进慢病从“被动健康”到向“主动健康”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,社会各界应加强药食同源科普工作,提高公众对中药材质量和作用的认识,让中医智慧融入生活,助力公众“主动健康”。
中科健康产业集团总工程师周亚杰建议,大健康企业要通过现代化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,保障中药健康产品的稳定性和标准化,加快中药质量的控制和智能化发展,基于中医药“治未病”的理念,研发出具有免疫调节、延缓衰老等功效的中药和保健食品,帮助老年人增强体质,预防慢性病的发生。关于如何提升大众对中医药的认知,他提议中医药企业要开放实验室,让受众参与到中药材的检测过程,了解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,并通过大众喜欢听的方式输出知识,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。
“慢病的预防应归属于公共卫生体系。治不及防,预防胜于治疗,防治结合才是优选之策。”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认为,慢病发病率的上升会为社会经济和医疗体系带来不可忽视的压力。应对慢病的挑战,需要在政府部门、医疗行业、大众等多个层面,从以治疗为中心升华到以预防为中心的“主动健康”,即慢病全程管理。
“截至目前,共有党参、肉苁蓉、铁皮石斛、黄芪、灵芝等108种物质被纳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,如果这些药食两用的食材能够走到公众的餐桌,将有助于公众‘吃出健康’。”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智民建议,为了让公众在饮食中“主动健康”,社会各界一定要加强药食同源的科普工作,让公众在知道食物和药物一样可以预防疾病、调理身体的同时,提高对药食同源营养价值的认识。
版權所有© Sino-Sci 。版權所有